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北京市檢察固態硬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處長 楊淑雅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反腐倡廉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懲治和預防職務外接式硬碟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反腐敗的重要前沿陣地之一,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在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要求。對此,如何最大限度整合和激發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系統的力量和優勢,必須廓清當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局限,高位謀劃今後一個時期的科學發展思路。
打破“各自為政”的工作模式,建立全國檢察機關統一的職務犯罪預防業務類別和核心業務指標。住商情趣用品從全國範圍來看,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相比反貪等業務規範較為明確的部門,職務犯罪預防部門無論是在業務類別劃分還是核心業務指標的確定等方面,尚需積極探索和實踐。
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業務不統一,導致水平參差不齊、無法形成合力,在社會上呈現出一種模糊形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實事求是地說,在一段時間記憶體內,北京市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部門由於各分院、區縣院工作重心、步調不一致,也曾面臨這一窘境。為此,近兩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以預防調查工作為核心,科學設置了案例分析、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檢察聯絡室五大業務指標,堅持推行“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由市院職務犯罪預防處協調各分院、區縣院,圍繞首都大局全力開展業務工作,不僅突出了全市檢察機關統籌,還激活了區域特色,真正實現了全市檢察機關“一盤棋”,將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做出了影響和品牌。因此,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科學發展,也必須徹底打破職務犯罪預防系統“各自為政”的工作狀態,建立全國檢察機關統一的業務類別,同時確定核心業務指標。
針對不同業務類別的特點和要求,設置明確的標準、程序和流程。目前,對於職務犯罪預防業務很多地方認為效果不好衡量,沒有明確的工作標準。但我認為,只設置業務類別而不明確業務規範,往往容易導致預防效果不佳。以案例分析為例,2012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520餘件,各院職務犯罪預防部門上報的案例分析卻高達2307份,存在“一mSATA案多析”等不規範現象。
為扭轉這一局面,2013年我們在全國檢察機關率先制定了《案例分析工作標準和要求》,一是對案件範圍進行限定,將以往不限範圍改為“當年度本院偵查終結的職務犯罪案件”;二是擴大工作外延,規定不僅要完成一篇報告,還應同步收集悔過書和懺悔視頻等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三是加強成果應用,對新型犯罪手段、犯罪特點原因等進行分析研究,並通過結集出版專門書籍等途徑進行成果應用和展示。2013年,全市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370餘件,各院共上報案例分析321份,普遍質量較高。比如,東城區檢察院通過開展社保領域案件分析,促進了《北京市東城區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辦法》等制度的出台。因此我們認為,在建立統一業務類別的基礎上,職務犯罪預防系統必須自上而下地制定規範性文件,明確各項業務的目標、程序、效果等。
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機制的激勵作用,把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方向和標準要求引導到質量、效果上來。職務犯罪預防業務類別設置得是否科學、工作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必須通過建立常態化的考核評價機制來評判、來檢驗。
近年來,我們通過全面、科學地修訂考核指標,把全市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方向和標準要求引導到提升質量、增強效果、多出精品上來,達到了看得見、可評估的目的。以預防調查為例,2012年,全市檢察機關共開展預防調查1654項,其中僅有17份報告得到了區縣主要領導的肯定,並專門作出批示。2013年我們進一步明確了預防調查的重點,同時將成果轉化的權重由5%提升至20%,並強調“三看”:看作出批示的是否是“黨政一把手”,看形成的創新性舉措或經驗做法市院是否認可,看根據預防調查發出的檢察建議有關單位是否進行整改並形成制度、措施。經過上述引導,2013年全市檢察機關雖然僅完成57項預防調查,但有43份調查報告得到了“黨政一把手”批示,並促進多家單位完善制度70多項,行業整改27項。數量減少的背後,換回的是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因此,我們認為,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系統亟須建立統一的考核評價機制,針對核心的預防業務定期進行全面的考評,促成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從重數量到重質效、由虛到實的深刻轉變。 (原標題:科學謀劃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發展思路)
- Nov 23 Sun 2014 05:50
科學謀劃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