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元浩)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便拉開了2015年中國馬拉松賽季的大幕。記者在本次比賽期間舉行的中國馬拉松年會暨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委員會代表大會上獲悉,中國田徑協會將從今年起變革管理模式,取消賽事審批,放寬賽事準入條件,簡化準入程序。“不僅要激發社會力量辦賽的積極性,更要努力提升行業管理水平。”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杜兆才表示。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和跑步熱的持續升溫,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呈現出“井噴”態勢。據記者瞭解,2011年全國馬拉松賽事僅有22場,2012年就發展到33場,2013年為39場,2014年則大幅增加到51場,其中有14場被中國田協評為“金牌賽事”。“2014年全國馬拉松的參賽人群達90萬人次,其中參與全程和半程馬拉松的超過26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杜兆才介紹。
與2014年相比,今年的國內馬拉松賽事將新增5場,使得全年的馬拉松賽事達到56個。賽事數量不斷增加,賽事組織和管理工作同樣需要完善和提升。對此,杜兆才在會議上透露,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深化體育賽事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中國田協在今後的馬拉松賽事組織中將重點做好服務工作,“大力推進馬拉松賽事管理體系、組織標準體系和註冊、認證體系建設,不斷加強行業規範和行業自律,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馬拉松發展大環境”。為此,中國田協將開通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簡化註冊程序,建立註冊賽事日曆,推出賽道認證服務,為全國跑友提供更完整的賽歷服務。
本次年會上,中國田協還發佈了馬拉松委員會遠景規劃:在豐富賽事會員權益的同時,全面加強對共同主辦賽事的指導,同時探索搭建行業服務體系,促進醫療急救、馬拉松保險、法律等行業配套服務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馬拉松賽事中多次出現的參賽選手猝死意外,將成為國內馬拉松賽事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關註重點,“預防猝死等相關工作”將成為賽事組織的必備條件。
(原標題:中國田協推動馬拉松賽事“升級”)
- May 27 Wed 2015 03:22
中國田協推動馬拉松賽事“升級”